无锡市城镇住宅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21:40:55   浏览:967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无锡市城镇住宅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政府


无锡市人民政府令
 
第47号


  《无锡市城镇住宅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已经1999年7月23日市人民政府第2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

                              
市长 吴新雄
                           
一九九九年八月九日


           无锡市城镇住宅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城镇住宅安全管理,保障居住和使用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城镇住宅的安全管理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的住宅,是指已交付使用的各种权属的居住房屋和与居住房屋毗连的房屋;危险住宅,是指结构已严重损坏或者承重构件已属危险构件,结构丧失稳定和承载能力,不能保证居住和使用安全的住宅。
  本规定所称住宅安全管理,是指住宅修缮管理和住宅装饰装修中住宅结构安全管理以及住宅安全鉴定管理。


  第三条 市房产管理局是本市住宅安全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住宅修缮、装饰装修安全以及安全鉴定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管理。
  市房产管理局房屋安全鉴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安鉴办)负责本市住宅安全鉴定工作。
  区房产管理局负责辖区内的住宅安全检查、维修养护及装饰装修安全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 住宅所有权人和使用人是住宅安全的责任人,应当对住宅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住宅的居住和使用安全。
  与住宅安全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要求住宅所有权人和使用人或者其他责任人采取安全保护措施,排除危险。


  第五条 住宅所有权人或者住宅所有权人委托的单位应当根据住宅的损坏情况,分类进行处理:
  (一)对建筑结构安全的住宅,尽量保持原有结构进行维护;
  (二)对座落在规划红线内,列入拆除计划的住宅,在确保结构安全的前提下以简修为主;
  (三)对住宅的屋架、柱、梁、檩条等定期进行检查,有损坏的应及时进行加固和补强,损坏严重的进行大修;
  (四)对有倒塌危险的住宅及时采取排险解危险措施。


  第六条 住宅所有权人或者住宅所有权人委托的单位应当制定住宅修缮计划,保证住宅修缮经费专款专用,建立修缮管理档案。


  第七条 住宅和住宅毗连房屋装饰装修应当保证房屋的整体性、抗震性和结构安全性。


  第八条 住宅和住宅毗连房屋装饰装修时,禁止下列行为:
  (一)拆除承重墙,拆除或损坏房屋的基础以及承重梁、板、柱;
  (二)超出设计承载力,在楼、屋面板上砌筑实体墙或增加其他荷载。


  第九条 住宅和住宅毗连房屋装饰装修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必须向所在地区房产管理局提出申请并提供施工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一)在承重墙上开门、开窗(包括壁龛)或者扩大承重墙上的门、窗洞口;
  (二)拆改自承重墙;
  (三)改装户内供水和排水管道。
  所在地区房产管理局应当在接到申请之日起5日内作出答复。


  第十条 改变住宅内部使用功能以及专业性强、技术难度大的装饰装修行为,须报经市房产管理局批准后实施。


  第十一条 住宅和住宅毗连房屋所有权人或者使用人在装饰装修前,应当到所在地区房产管理局或者其派出机构进行备案登记;装饰装修需改变住宅结构或者使用功能的,应当按第九条、第十条的规定办理批准手续,并签订《装饰装修安全责任书》。


  第十二条 市、区房产管理局应当根据各自的职责,对住宅装饰装修实施监督管理;对经批准实施的装饰装修应当进行竣工安全检查。
  物业管理企业应当按规定对住宅装饰装修进行指导和管理,发现违反住宅安全管理的行为,应当进行劝阻、制止并督促改正;对拒不改正的,及时提请市、区房产管理局依法处理。


  第十三条 经规划许可,住宅作加层改造或者改作公共场所的,住宅所有权人必须申请住宅安全鉴定。


  第十四条 发现住宅有险情或者交易的住宅发生安全性能争议的,住宅所有权人、使用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住宅安全鉴定。


  第十五条 市安鉴办应当在受理鉴定申请之日起1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或者提出阶段性鉴定文件。经鉴定为危险住宅的,应当在作出鉴定结论的同时,自相关当事人发出危险住宅通知书。


  第十六条 经鉴定为危险住宅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观察使用,适用于采取适当安全技术措施后,尚能短期使用,但需要继续观察的住宅;
  (二)处理使用,适用于采取适当技术措施后,可以解除危险的住宅;
  (三)停止使用,适用于无修缮价值,暂时不便拆除、又不危及相邻建筑和影响他人安全的住宅;
  (四)整体拆除,适用于整栋危险且无修缮价值,需要立即拆除的住宅。


  第十七条 市房产管理局应当对危险住宅的住宅所有权人发出限期治理的书面通知,对住宅所有权人拖延、拒绝治理的,或者住宅使用人阻碍治理的,可以指定有关单位治理,所需费用由责任人承担。


  第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第八条、第九条规定的,由区房产管理局责令改正,并处以警告或者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造成他人财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依法赔偿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条规定未经批准改变住宅使用功能的,由市房产管理局责令改正,并可处以警告或者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条 市、区房产管理局和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罚款应当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款收据。罚款全部上交同级财政。


  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三条 三市(县)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人事部关于贯彻执行《炉窑护目镜和面罩》国家标准的通知

劳动人事部


劳动人事部关于贯彻执行《炉窑护目镜和面罩》国家标准的通知

1984年3月19日,劳动人事部

我部委托冶金部安全技术研究所起草的《炉窑护目镜和面罩》国家标准草案,业经国家标准局以国标发〔1983〕556号文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和名称为:GB4015--83《炉窑护目镜和面罩》,自1984年10月1日起实施。标准文本由技术标准出版社出版。为了贯彻《炉窑护目镜和面罩》国家标准,特作如下通知:
一、由武汉劳动防护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站根据本标准进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请武汉中心站提前做好监督检验准备工作,并召开生产单位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会议,制定监督检验实施细则,以保证标准按期实施。
二、生产炉窑护目镜和面罩的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本标准组织生产,并向武汉劳动防护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站申请《产品合格证书》和《产品检验证》。
三、商业经销单位收购、销售的炉窑护目镜和面罩,要符合国家标准,并附有检验机构的《产品检验证》。
四、自1984年10月1日以后,各使用单位应购置符合国家标准的炉窑护目镜和面罩,并建立炉窑护目镜和面罩定期检查和失效报废制度。
五、各级劳动部门、各级企业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有力措施,督促各有关单位贯彻执行上述标准。

附:炉窑护目镜和面罩 The goggles and helmetfor furnace operator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4015--83(国家标准局1983年发布 1984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适用于在炉窑前作业时,为预防红外线眼伤戴用的护目镜和面罩。
1.品种
1.1 护目镜:普通型、前挂型、防侧光型
1.2 眼罩
1.3 防护面罩
2.技术要求
2.1 对滤光片的技术要求
2.1.1 滤光片的颜色应为暗混合补色,不得呈鲜明的单色。
2.1.2 遮光号按下列公式划分:
7 1
S=1+------log------
3 τ
式中:S——遮光号;
τ——可见光透过率。
2.1.3 各种遮光号的滤光片,其透过率要符合表1要求。各种遮光号的滤光片,在313nm波段的最大透过率不得大于0.1%;在210~313nm波段范围内,透过率不得超过313nm波段所允许的值。
------------------------------------------------
| 可见光透过率(%) |
遮光号 |------------------------------|
| 最 大 | 最 小 |
--------------|--------------|--------------|
1.2 |100 |74.4 |
--------------|--------------|--------------|
1.4 | 74.4 |58.1 |
--------------|--------------|--------------|
1.7 | 58.1 |43.2 |
--------------|--------------|--------------|
2 | 43.2 |29.1 |
--------------|--------------|--------------|
2.5 | 29.1 |17.8 |
--------------|--------------|--------------|
3 | 17.8 | 8.5 |
--------------|--------------|--------------|
4 | 8.5 | 3.2 |
--------------|--------------|--------------|
5 | 3.2 | 1.2 |
--------------|--------------|--------------|
6 | 1.2 | 0.44 |
--------------|--------------|--------------|
7 | 0.44 | 0.16 |
--------------|--------------|--------------|
8 | 0.16 | 0.061 |
--------------|--------------|--------------|
9 | 0.061| 0.023 |
--------------|--------------|--------------|
10 | 0.023| 0.0085|
------------------------------------------------
------------------------------------------------
红外线平均透过率(%)
------------------------------------------------
780~1300nm|1300~2000nm
--------------------|--------------------------
37 | 37
--------------------|--------------------------
33 | 33
--------------------|--------------------------
26 | 26
--------------------|--------------------------
21 | 13
--------------------|--------------------------
15 | 9.6
--------------------|--------------------------
12 | 8.5
--------------------|--------------------------
6.4 | 5.4
--------------------|--------------------------
3.2 | 3.2
--------------------|--------------------------
1.7 | 1.9
--------------------|--------------------------
0.81 | 1.2
--------------------|--------------------------
0.43 | 0.68
--------------------|--------------------------
0.20 | 0.39
--------------------|--------------------------
0.10 | 0.25
------------------------------------------------
2.1.4 屈光度。
不得大于--0.125D。
2.1.5 平行度。
1
不得大于--棱镜度
6
2.1.6 强度性能。
在有可能发生眼外伤的场所,滤光片应能承受45克钢球从1.3米高处自由落下的冲出;用在其他场所,滤光片应能承受16克钢球从0.6米高处自由落下的冲击。
2.1.7 耐热性能。
经过耐热性能试验后,不得破裂或变形。
2.1.8 表面质量。
在滤光片的中心部位不允许有可见的气泡、灰点、杂质、擦痕、条纹;在滤光片的四周不允许有影响视力的缺陷;一副眼镜的两个滤光片之间,不允许有明显的色度差异。
2.2 对配件的技术要求
2.2.1 各种配件应不易脱落和破损,并易于更换。配件表面必须平整光滑,边角处不得呈现易于刺伤皮肤的锐角。
2.2.2 金属材料经过耐腐蚀性检验后,用肉眼观察不得有腐蚀痕迹。
2.2.3 塑料材料应有耐热性能,经过耐热检验后,不允许有变形或干裂现象。
2.2.4 塑料材料应当有耐燃性能,燃烧速度不得大于1毫米/秒。
2.3 对眼护具的结构要求
2.3.1 眼罩或眼镜须能将眼眶部位盖住,并要有通气结构。眼罩的边缘要光滑、有弹性。
2.3.2 面罩佩戴时要稳固、舒适,窗口不得小于105×50毫米。
2.3.3 滤光片应与眼睑部保持一定距离,不得使滤光片接触到睫毛。
3.检验方法
3.1 光学检验方法
3.1.1 颜色测试。
按照GB3609.3--83第5章的规定测试。
3.1.2 遮光号测试。
按照GB3609.3--83第2章的规定测试。
3.1.3 透过率测试。
按照GB3609.3--83第1章的规定测试。
3.1.4 屈光度测试。
利用测屈光度的查片机进行测试,仪器精度要求0.06D。
3.1.5 平行度测试。
按照GB3609.3--83第3章的规定测试。
3.1.6 表面质量的检测。
在60瓦白炽灯光下,使眼和滤光片、滤光片和灯之间的距离,各保持30厘米,用肉眼来检查。以滤光片的最大弦的中点为圆心,在半径15毫米的圆面积内,为滤光片的中心部位,以及其边缘部分。对面罩上的滤光片按眼镜滤光片的相应部位检测。
3.2 非光学检验方法
3.2.1 滤光片耐热性测试。
按照GB3609.3--83第1章的规定测试。
3.2.2 滤光片强度性能测试。
在外径为32毫米,内径为25毫米的钢制圆管上,放置垫厚3毫米邵氏硬度为40±2的橡胶垫圈,其内径与圆管相同,然后将样品放在橡胶垫圈上(球面滤光片的凸面应向上)进行冲击。
3.2.3 金属配件耐腐蚀性测试。
按照GB3609.2--83第3章的规定测试。
3.2.4 塑料配件耐热性测试。
将样品置于67℃±2℃的恒温箱中烘烤30分钟,取出后放在室温冷却。
3.2.5 塑料配件耐燃性测试。
将眼镜框架(量好其长度)或取自面罩最薄部位的样品(150毫米×13毫米)之一端夹紧,使其处于与水平方向成45度角的状态,然后用酒精灯点燃另一端,测定火焰蔓延到中心位置的时间,算出其燃烧速度。样品数为3个,取其平均燃烧速度。
4.检验规则
4.1 产品必须经国家指定的技术部门检验。符合本标准并获得合格证书后方可生产、销售。
4.2 产品由生产厂按本标准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须附有产品合格证和检验证。
4.3 每1000副产品为一批,生产厂必须按本标准规定,按批进行抽检,抽检数量如下:
a.表面质量和颜色按2%抽检,允许不合格率为抽检样品量的5%;如果不合格率超过5%,则允许重新抽样复检一次,若不合格率仍超过5%,则此批产品为不合格。
b.透过率、屈光度、平行度、遮光号等按2%抽检,其他性能指标按0.3%抽检。如果有一副一项性能指标不合格,则允许重新加倍抽样复检一次,若仍有一副一项不合格,则此批产品为不合格。
5.包装、标志,贮存、运输和使用
5.1 产品应有包装,并应附有产品检验证、合格证及使用说明书。包装箱要印明下列标志:
a.生产厂名称及商标;
b.产品名称;
c.型号;
d.数量;
e.生产日期;
f.遮光号;
g.合格证书编号。
5.2 产品运输和贮存中,禁止与酸、碱及其他有毒物质放在一起。产品应保持清洁,不得受压、受热、受潮和阳光照射。
5.3 根据热源种类、温度等因素,推荐使用滤光片遮光号如表2。
表2
------------------------------------------------------------------------------
| 适 用 范 围
遮 光 号 |--------------------------------------------------
| 热源平均温度℃ | 热源种类
--------------------------|----------------------------|--------------------
1.2 | 1050 |
--------------------------|----------------------------|
1.4 | 1070 |
--------------------------|----------------------------|
1.7 | 1090 | 高 炉
--------------------------|----------------------------|
2.0 | 1110 | 加热炉
--------------------------|----------------------------|
2.5 | 1140 | 烧结炉
--------------------------|----------------------------|
3 | 1210 | 转 炉
--------------------------|----------------------------|
4 | 1290 | 平 炉
--------------------------|----------------------------|
5 | 1390 |
--------------------------|----------------------------|--------------------
6 | 1500 |
--------------------------|----------------------------|
7 | 1650 |
--------------------------|----------------------------|
8 | 1800 | 电 炉
--------------------------|----------------------------|
9 | 2000 |
--------------------------|----------------------------|
10 | 2150 |
------------------------------------------------------------------------------
----------------------------------------------------------------------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劳动人事部提出。
本标准由冶金部安全技术研究所、湖南冶金防护防治研究所、湖南省工矿民族贸易公司负责起草。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专利代理服务收费暂行办法

国家建材局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专利代理服务收费暂行办法

(一九八七年四月十三日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发布)

一、根据中国专利局一九八五年第十号公告公布的《专利代理暂行规定》和中国专利局国专发法字(1986)第129号《专利代理暂行规定若干问题的解释》并参照现行代理收费的有关规定,特制订本办法。
二、凡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技术开发服务中心专利代理处专职或兼职代理人,在接受单位或个人委托承办的专利代理事务时均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技术开发服务中心按本办法规定收费,并出具收据,专利代理人办理专利代理事务过程中不得再向委托单位或个人另行收费。
三、根据具体代理业务的难易程度和工作量大小,专利代理事务收费可依照本标准上下浮动20%,收费标准及有关规定见附表。
四、本专利代理服务收费暂行办法,自颁发之日起施行。
专利代理收费暂行标准
收费标准
序号 项目 发明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1 咨询费 按效果酌情收费
2 检索费(含翻译费) 实费,另加管理费10-20%
3 起草专利申请文件费
(1)请求书 10元(件) 10元(件)
(2)说明书(20页 200-400 200
以下)权利要求书( 元(件) 元(件)
一项独立权项,)摘要
(3)超过20页, 50元 50元
每加10页
(4)增加独立权项 60元(项) 60元(项)
(5)从属权项 15元(项) 15元(项)
4 (6)附图 实费 实费
申请审查手续费 30元(项)
5 提前公开申请手续费 15元(项)
6 撤回申请手续费 15元(项)
续表 收费标准
序号 项目 发明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7 修改说明书或权 10-15 10-15
利要求书 元/件 元/件
8 不丧失新颖(例外 20元/件 20元/件 20元/件
情况)的请求手续费
9 申请复审手续费 30元/件 30元/件 30元/件
10 代写复审请求书 300元/件 250元 /件 50元/件
11 代写异议书 400元/件 300元 /件 250元/件
12 代写异议答辩书 250元/件 200元 /件 150元/件
13 代写无效宣告请 400元/件 300元 /件 250元/件
求书
14 申请人姓名、地址 10元/件 10元 /件 10元/件
单位名称、印鉴等
变更手续费
15 期间延长或日期变 10元/件 10元 /件 10元/件
更手续费
16 专利权转让注册 40元/件 40元 /件 10元/件
代办费
17 强制许可的专利使 10元/件 40元 /件
用费的请求裁决手
续费
18 专利实施的强制许 80元/件 80元 /件
可请求手续费
19 申请续展手续费 15元 /件 15元/件
20 缴付专利申请维持 10元/件
费的手续费
21 缴付专利年费的手 15元/件 15元 /件 15元/件
续费(三年翻一番)
22 缴付年费滞纳金 10元/件 10元 /件 10元/件
(六个月内补缴)
的手续费
注:1.电报、电传另行收费,有关差旅费由委托人支付。
2.索取有关专利申请文件,另行收费。
3.申请专利获专利局批准,另收谢金,款额由双方协商确定。
4.异议成立,另收谢金,按第11项的50%计。
5.异议答辩成立,另收谢金,按第12项的50%计。
6.个人申请专利,代理费用酌情减收。
7.受理加急委托,加收费用50%。